当前位置:布艺文化公司职场快递兴起退伍军官记录山城最后的棒棒退役军官
快递兴起退伍军官记录山城最后的棒棒退役军官
2023-08-28

作为棒棒的何苦(左)正在干活。张 焱摄

我们也欢迎通过手机平板的浏览器直接访问域名,自动依照您的设备呈现最佳的浏览体验

如何安装:苹果微软在其应用商店、手机在91助手中搜索“人民网重庆”;或点击图标获得二维码

“棒棒靠力气吃饭,力气是压出来的。只要价钱合适,轻点儿重点儿都得干。”老黄安慰徒弟。当棒棒的第一天,何苦和老黄总收入67元。

师傅老黄生病了,回家休养了一段时间。村里的干部说,以他的情况,可以留在家里吃低保。老黄不愿意,他要继续当棒棒,给女儿还买房款。还完了,他就去重庆永川区带外孙。

“说好的工钱是20块钱,但是找了他一天,耽误了我去做别的活,所以我多收10块。”老黄一板一眼地说,“当棒棒,要看得起自己。”

本报记者 蒋云龙

重庆的街头,棒棒越来越少了。与老一辈人实现温饱填补家用相比,新时代的农民工更渴望上升的通道,就算同样是体力活儿,当快递员也比当棒棒好太多。所以,上个世纪90年代,重庆有20万人做棒棒,多是青壮年,而现在,重庆的棒棒只有3000多人,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。

山城重庆,有太多的是上坡下坎,车马难行,人力反而更便捷。于是,重庆有了本地独有的力工品牌——棒棒。一根磨得发亮的楠竹棒,一串挽着结的尼龙绳,就是他们的全副装备。从商品卸货装船,到市民买把小菜,下力气的活儿他们都能干。上个世纪90年代,关于他们的电视剧《山城棒棒军》风靡全国。今天的山城棒棒军,过得怎么样?

“他们的故事再不记录,就彻底找不到了。”何苦说。何苦,本名何长林。2014年1月,正团职的他从部队转业打起背包住进了解放碑自力巷53号。他打算当一年的“棒棒”,用摄像机录下这一年里自己和工友们的生活,以最笨拙的方式去刻下山城棒棒军的故事。

最后的棒棒(体验)

重百斤,挑两公里,挣十块钱

“棒棒儿。”下午1点多,何苦和老黄终于等来了。五一口的涂料店有三件货物要送到洪崖洞,重100斤,挑两公里,挣10块钱。肩上负重,步子就迈得快,但是身高一米八、体态魁梧的何苦也是第一次发现,两公里居然这么远。

在大多数重庆人的心里,棒棒是值得信赖的。货主在前面走,棒棒扛起货物紧相随,重庆人不认为棒棒会带着货物跑掉。老黄去年就遇到过一次这样的“机会”。有一次,他在人流拥挤中和货主走散了。扛着价值数千元的化妆品,老黄在原地等了一天,直到夜幕依然没等到货主。于是,他扛着货跑到门去报案。终于找到了货主,货主拿出100元钱感谢老黄。老黄拿过钱,又从包里找给他70元。

近日,何苦的纪录片《最后的棒棒》在重庆首映。放映厅的第一排,就是何苦的棒棒朋友们,他们来看自己的故事。依然拿着不离身的棒棒和麻绳,但他们穿着自己最体面的衣服,干干净净、整整齐齐。“或许再过几年,他们就要成为山城的记忆了。”何苦说。

棒棒们在等活。张 焱摄

“或许再过几年,他们就是山城的记忆了”

74岁还在做棒棒的老杨头,摇号摇到一套60多平方米的公租房,告别了栖身40年的楼梯间。老杨头笑得合不拢嘴,假牙都掉地上好几次。

大石是棒棒里的成功人士,60岁的他当了一辈子棒棒,在重庆城里买了房子,安了家,女儿去年考上了大学。现在,他和老伴儿每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养老保险。

一根磨得发亮的楠竹棒,一串挽着结的尼龙绳,就是他们的全副装备。从商品卸货装船,到市民买把小菜,下力气的活儿他们都能干。上个世纪90年代,关于他们的电视剧《山城棒棒军》风靡全国。今天的山城棒棒军,过得怎么样?

自力巷53号,是棒棒们聚居的住处。老黄是带何苦入行的师傅,他说,“进城当了22年棒棒,自力巷53号的条件是最好的。”他所说的“条件最好的”房间,潮湿,厕所在50米以外,没有热水和浴室。这里紧邻解放碑,但每月租金只要60元,几乎是重庆租金最便宜的房间。第二天,何苦跟着老黄出门“上班”。他们漫无目的地穿行在大街小巷,一上午都没找到活儿。老黄说,找棒棒干活的人越来越少了,有时候几天开不了张。随着物流的发展,山城对棒棒的需要已不再那么迫切。

《 》( 2015年10月28日 09 版)

快递兴起,重庆棒棒数量锐减,正团职军官退伍当起棒棒拍下仍在坚守的群体

山城重庆,有太多的是上坡下坎,车马难行,人力反而更便捷。于是,重庆有了本地独有的力工品牌——棒棒。

布艺文化公司    手机版    网站地图    QQ号:577801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