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布艺文化公司国学《喜晴》范成大所作的六言诗,让人感受到乡村最美好的一面
《喜晴》范成大所作的六言诗,让人感受到乡村最美好的一面
2023-02-02

范成大,字至能,一字幼元,早年自号此山居士,晚年号石湖居士,南宋名臣,也是文学家。他工于诗作,从江西派入手,后自成一派,与杨万里、陆游、尤袤合称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范成大所作的《喜晴》吧。

现在一提起宋朝,很多人立马会想到宋词,毕竟两宋期间的文人大多致力于词的创作,从而把词推向了另一个高度,达到了唐诗的水准;所以唐诗和宋词并驾齐驱,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两种高峰。不过宋朝也还是有很多优秀的诗歌,即使是到了南宋,同样还有很多的名家,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“中兴四大家”,他们分别是陆游、杨万里、范成大、尤袤等人。

南宋时期的诗人,其实要比任何一个朝代的诗人都更为痛苦,这一时期整个北方沦陷了,南宋朝廷只不过是保住了半壁江山。这对于这些爱国的文人来说,骨子里自然是很伤感的,但这一切,对于他们来说那又是无能为力的,即使是主战那也不可能会有任何的结果,所以有一部分文人干脆选择隐居乡野,过起了平淡的生活,范成大就是其中之一。

于是,范成大隐居后的创作,无论是诗歌,还是词作,那都是清新脱俗。尽管描写的大部分都是乡村普通的事物、普通的风景,尽管描写得很平淡,那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,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笔下唯美的乡村,以及生活在乡村朴实的人群。所以说他的作品最接地气,最能够让人感受到乡村最美好的一面。

就创作而言,范成大后来选择隐居在乡野,可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,因为他后期的每一首作品,那都是令人惊艳,例如他的代表作《喜晴》:

窗间梅熟落蒂,

墙下笋成出林。

连雨不知春去,

一晴方觉夏深。

我们推测,范成大应该很喜欢种梅树,屋前屋后都种满了梅树,一打开窗就可以看到梅树,夏可尝青梅,冬可赏梅花。这首诗大概意思是说,窗前的梅子熟落蒂了,墙角下的竹笋也长成了林。整天下雨都不知道春天已经结束了,天一晴才发现原来已到深夏。

在古诗里面,要么是五言,要么就是七言,但范成大的这首《喜晴》,却是一首非常稀有的六言诗,短短的四句,一共才二十四个字,但是描绘得生动细腻、如诗如画,所以读这样的作品,最是能够感受到古诗所独有的魅力。

第一二句“窗间梅熟落蒂,墙下笋成出林。”虽然只是普通的风景,但诗人却描写得生动有趣,充满诗情画意。这两句里,有两个很普通的意象:梅子、竹笋,但作者加了修饰词,说“梅熟落蒂”、“笋成出林”,一个熟透了,一个老成了,显然夏深了。另外,梅和笋的长成,也少不了雨的滋养,所以首二句写夏景的同时也在侧写雨。

再者,梅子和竹林都不是乱长的,一个长在窗间,一个长在墙下,在空间上形成一种小与大的对比与照应。如果往细处看,梅子是一个个的点,竹林则是一个大的面,二者相对,也造成一种立体感。如果再从颜色上看,梅子是金黄色的,竹林则是翠绿色的,前者明,后者暗,色彩鲜明,十分怡目。以上这些都是二句所体现出来的绘画之美。

第三四句“连雨不知春去,一晴方觉夏深。”写出了诗人当时内心最真实的感受。由于在春天接连下过了几场雨,等到雨停了之后,突然发现春已经不知去向了,只是等到天空放晴了之后,时节已经来到了夏天。这两句对仗工整,“雨”对“晴”,“春”对“夏”,语言明畅通直。诗人继上述之于梅笋的描写,顿悟春天已逝,夏季既临,同时分析了自己之所以未能及时察觉的原因,即近日连雨不断。既存对时光更迭之快的惊奇,尔后又暗含隐约的怅意和人生苦短的思考。

范成大的这首《喜晴》,通篇写得极为抒情,也很是生动有趣,诗人前面的两句完全是在写景,但是到了后面的两句,尽管也是在写景,但是诗人则是通过风景的描写,从而也表达了内心的那种真切的感受。初读时会觉得平淡,但是只要细细地品味,则是能够从中读出不一样的感受来,这也正是此诗最令人感动的一个地方,诗中只有普通风景,以及普通的事物,但是诗人高超的表现手法,以及细腻而又生动的描绘,从而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宋诗里的名篇。

布艺文化公司    手机版    网站地图    QQ号:57780188